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省深圳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8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所谓“伪国风”现象,就是在文艺创作中冠之以“国风”“古典”之名,貌似借用了历史典故、经典作品、经典人物形象等元素,实则以无可考证的服装造型、语言修辞、朝代背景进行“恶搞”“戏说”。比如,一些缺乏历史根基与史学考索的网络剧,在叙事上旁枝斜出,拖沓冗长,仅以玄、诞、怪、奇的剧情吸引受众注意力;在人物塑造上对历史真实人物随意增添杜撰,抑或直接架空历史来创造符合现代意识的人物,从而博得眼球;更为关键的是剧中透露出对皇权制度下的“乌托邦”幻想,严重脱离历史实际。如此一味迎合,忽视引领,势必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在“全球化”文化竞争中,“伪国风”现象恰恰暴露出一部分创作者文化自信的缺失,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作品正在侵蚀我们的文化“长城”。例如:某部影视作品以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长城为题材,却堆砌诸多中国元素来讲述了一个好莱坞式“勇斗怪兽”的故事。从学界、业界到观众,普遍诟病这部电影缺乏“长城精神”的深厚底蕴,完全是“西方救世主”的形象植入。这是以“中国风”为名、兴“欧美风”之实的典型。

清除“伪国风”现象,涤浊扬清,正本清源,势在必行。2017年1月,《关于实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对传统文化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对传统文化要“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对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清除“伪国风”现象,在网络文艺创作中,就必须做到守正创新。守正创新是网络文艺培根铸魂的根本之路。只有守正才能创新,这表现在网络文艺呈现形式上,就应当要弘扬独具民族特色的中华美学精神。就此而言,前文联副主席仲呈祥先生作了深入论述,他认为,“与西方古典美学精神重写实不同,中华美学精神重写意。‘美在意象’,是中华美学精神的真谛。中国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中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以虚代实,程式化,营造意境,都旨在追求诗性品格和超越精神”。

当然,守正不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在守正的路上,要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如哲学家张世英先生就认为,不可把中西方哲学、把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简单对立,而应以中华哲学为本,同时吸收西方哲学合理的、有用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元素,把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结合起来,互补生辉,兼容整合。这与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点不谋而合。

在“美美与共”的文艺创作理念指导下,网络文艺的探索才能闯出新路,问世佳作。比如,由北京卫视与爱奇艺网络平台联动播出的纪实节目《上新了,故宫》就是一部守正创新之作。每期节目中,嘉宾化身为“新品开发官”,跟随故宫专家探寻故宫历史文化,并以时空穿越的方式探察历史的幽微,最后与设计领域专业人士一起打造一款文化创意衍生品。这种节目以“寻找”为形式,实际是在“故”与“新”之间架设桥梁,基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宫廷文化、古典文化,探寻守正与创新的契合点,从而让藏于深宫楼阁曲高和寡的经典文化走近普通人的日常,以多元网络媒介的方式为国人打开一扇历史之窗,为全球受众打开一扇东方文化之窗。

(张金尧《当前中国网络文艺的三维探析》,有删节)

材料二:

古风文化具有极强的民族性,很多文化产品都有意识地体现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经典印记的特点。古风文化中试图表达的意境也带有中国画风,比如古风歌词中化用了不少古典诗词,细细品来,其中传递的正是歌词创作者与古代诗人的共同情绪和相似意涵,而这些内涵恰恰是中华文化长期熏陶且民众高度认同的,这也是古风文化能够引发人们共情的关键。

尽管汲取了很多中华传统文化要素,但古风的表达形式往往是通俗的,没有食古不化的僵硬痕迹,也没有脱离现实生活,比如古风音乐的歌词往往采用文白结合的语言形式,让人们能够明白意思,使用的乐器和音乐的旋律也是为人们所熟悉和易于接受的。需要注意的是,古风文化的通俗性并不是低俗,其背后的情感意蕴包含着当代中国人和古人对国家命运、人生价值的共性思考,在满足感官需求的同时,还能够使人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从草根性来看,古风文化的流行是一个自下而上,自年轻人圈层到成年人社会,从亚文化到主流文化的传播过程。古风文化所表达的内容、形式、思想和情感也是人们日常生活能够接触和习得的,如华服就完全可以作为日常生活的服饰所使用。最重要的是,古风文化的流行多是青年人自发行为,而不是服从于官方组织或者主流社会的要求,这种自发行为和自组织模式更能够增强参与者对古风文化的认同。古风文化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其尽管发迹于小众文化,以最初的音乐、漫画、仙侠小说为起端,但巧妙地沿袭了中华文化基因,挖掘社会共同记忆,逐渐在商业化运作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王丰《古风文化的特征及其未来发展》,有删节)

1. 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些网络剧通过怪诞的剧情设置、杜撰的历史人物和对皇权制度的“乌托邦”幻想来博得眼球,实际上弱化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B. 一些影视作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选材,并堆砌中国元素来讲述好莱坞式的故事,以“中国风”之名兴“欧美风”之实,造成了文化自信的缺失。

C. 哲学家张世英先生认为应以中华哲学为本,合理吸收西方哲学思想,并将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结合,费孝通先生也认同他的观点。

D. 古风文化能从亚文化向主流文化传播,主要得益于其沿袭中华传统文化基因、挖掘社会共同记忆的做法,同时商业运作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仲呈祥先生的论述,网络文艺工作者应着重于展现中国画与中国戏曲的意境,追求诗性品格和超越精神。

B. 《上新了,故宫》采用电视台与网络平台联动的播出方式,以及其打造文化创意衍生品的节目内容,都符合“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指导意见。

C. 我们在评价古风歌词时,不只要品读其语言的运用,更应关注其是否传达从古至今的共同情绪和共性思考。

D. 古风文化的草根性特点,启发我们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思考如何唤起年轻人的自发性和自主性。

3. 结合材料二的内容,下列各项不属于古风文化的一项是( )

A. 周庄、西塘等特色古镇推出汉服主题活动

B. 以明朝江南地区为蓝本设计的手游《江南百景图》

C. 上海博物馆举行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学术研讨会

D. 创作者拍摄短视频还原各朝代女子妆容与发饰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结构特点和行文脉络。

5. 近日,某平台发起一个名为“寻找古籍守护人”的互联网公益活动,鼓励创作者通过说书、绘画、复原古代美食等不同形式,在抖音等平台发布短视频,普及古籍知识,演绎古籍内容,引来广大网友积极参与和互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此项活动具有哪些优点。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天堂唢呐(节选)

王祥夫

从早上到现在,一阵又一阵、一阵又一阵的唢呐声就从没停过。

从宝树站的这个地方可以看到山坡上的动静。父亲此刻正坐在那里抽烟,父亲的哥哥也就是那个瞎子在吹唢呐,背对着这边,所以只能看到他的背,有点儿驼,不知为什么瞎子的背都会有点儿驼。

宝树对宝树媳妇说,我真的想不起他来了。宝树说还是很早很早的时候听父亲说过这件事。他们昨天还算了一下,真的都有五十多年了,这可不能算短,谁都不会想到他会突然回来。怎么说呢?得到信儿的亲戚们都三三两两地赶过来了。人们差不多都快要想不起他来了,突然间,他回来了,就这么回事。

站在宝树和宝树媳妇待的地方听唢呐声,一阵高一阵低,怎么听都像是在哭。

真够可怜的,远天远地地赶回来却没见上。宝树媳妇说。

我想他心里现在是要多难过就有多难过。宝树说。

听说瞎子的耳朵都特别好使。宝树媳妇说。

他是用唢呐在哭。宝树说,就让他哭吧。

其实那会儿找个人就说是你奶奶哄哄他也好。宝树媳妇又说了,他离开家都五十年了,村里找个岁数大的老奶奶,反正他也看不到,拉拉手,说说话,就说是他的亲妈,他就不会这么伤心。再说,他也记不起小时候的事。

唉。宝树叹了口气。你说的也许有道理,反正他也看不见。

山坡上边现在没有什么人了。上午的时候,人们都跟着上了山去了坟地,都以为会像往常那样很快就下来,但到了中午的时候,人们才陆陆续续地下来,而且都只随便吃了一些东西,先垫补垫补。到了晚上,人们才会好好吃一顿庆祝一下。庆祝什么?庆祝宝树的瞎子伯伯从外边回来。因为宝树的这个瞎子伯伯,因为这个时隔五十年才从外边回来的人,村里要办一次大宴,杀了两头肥猪,蔬菜和鱼还有别的东西也都买了回来,当然还有酒。做饭的是本村的李本希,把东西差不多都已经做好了,不少女人在那里帮忙,香味已经传出好远。这顿饭是宝树父亲操办,宝树对父亲说这花不了多少钱,好好操办一下,这些钱我都出了。

宝树说话的时候眼圈儿都红了,宝树父亲的眼圈儿也红了。

你奶奶活着该有多好,她等啊等啊。宝树的父亲小声对宝树说。

我奶奶真是应该多等几天。宝树也是想不起别的什么话了。

真没几天,她就等不下去了。父亲说。

鞋呢?宝树的父亲忽然想起那双鞋了,站起身忙去找鞋子了,这里翻翻,那里翻翻,那双鞋是宝树的奶奶给宝树的这个瞎子伯伯做的。鞋马上被宝树的父亲找到了,就放在柜子的顶上,用毛巾包着,鞋里放着一些枣。

早上上山之前,宝树看着瞎子伯伯把那双鞋穿在脚上了,还正好。

正好,妈做的鞋。宝树的父亲在一边说。

正好,妈做的鞋。瞎子伯伯用手摸着鞋。

宝树看见瞎子伯伯的眼里开始流泪,他不停地流泪,不停地用手摸鞋子。

村子里现在是很少办这种“大吃事”了,村子里把这种全村人参加的宴叫作“大吃事”。桌子也从祠堂里搬了出来,这些桌子平时都放在祠堂里边,漆了明漆,办大事的时候才会被搬出来。现在它们又被搬出来了,被放在河里洗刷干净了,在村街上被摆成了一排。这就让村子里有了某种过节的气氛。不少人都从外边回来了,除了宝树家的亲戚,远远近近的乡邻们也都赶了回来,其实他们都刚刚离家才不久,因为春节刚刚过去。虽然忙,但他们都想回来看看五十年前被人贩子拐走的天堂。

宝树的瞎子伯父名字叫天堂,这好像不是人的名字,但不少人还记着这个名字。天堂的名字是怎么起的呢?因为村子里原来有个教堂,天堂的名字是那个比利时神父给起的,比利时神父的坟还在教堂的后边,是个很大的土堆。不过教堂现在不在了,只有四堵高墙在那里立着。墙可真是太高了,上边平时总是落满了野鸽子。这个教堂的西边还有个石头砌的酒窖,神父的葡萄酒就放在里边。神父当年种的葡萄现在可是都没了,那片地荒着。

不息的唢呐声从山坡那边传了过来。

这会儿,宝树的父亲还陪着他的哥哥天堂在上边,陪着他在父母的坟前吹唢呐。宝树的父亲不说话,一根接着一根抽烟;天堂也不说话,他在不停地吹,有时会停下来擦一下眼泪。包括宝树的父亲,人们都不知道天堂怎么会变成了个瞎子,人们知道他身上肯定会有不少故事,一个人在五十多年的工夫里没有故事才怪呢。人们都想知道这些,都想知道他被卖到了哪里?那家人待他好不好?那家人除了他之外还有些什么人?天堂待的那家人家是开响器班子的,所以天堂从小就学会了吹唢呐。

还是在春节前,有人到家里来给宝树的奶奶采血,是两个公家人。宝树,还包括别的那些人都不知道公家人采血做什么,后来才知道是为了匹配。和什么人匹配呢?和当年被人贩子拐卖的一个人匹配。公家的人说,那个人有可能就是宝树父亲的哥哥天堂。公家的人这么一说,人们就再次想起了六岁上被人贩子拐走的天堂。但人们谁也想不到天堂过了春节就突然回来了。人们去车站接他,一路上都发愁该怎么告诉天堂他娘刚刚去世的消息,谁也没主意,这太突然了。

宝树对宝树媳妇说,他肯定还以为奶奶还活着,所以才急着往回赶。

当年,人们都知道天堂的父亲,也就是宝树的爷爷,在寻找被拐走的天堂时被车撞了,当时就没了命。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而宝树的奶奶是年前才去世的。采完血,人们告诉她,采血是为了找六岁上被拐走的天堂,要是对,天堂马上就可以回来和家人团圆了。宝树的奶奶激动得当时就大声哭开了,并且开始着手打铺衬做那双布鞋。人们都说宝树的奶奶是不应该做那双鞋的,是累坏了,现在村子里谁还做鞋?而她执意要做那一双布鞋,做完鞋,她突然就去了,没病没灾也像是不难受,忽然就去了。鞋子就放在柜子的顶上,被一条干净毛巾包着,宝树还记着奶奶往鞋里放枣子的情景,奶奶一边往鞋子里放枣一边还说,放几个枣在鞋里,天堂就会早早地回来了。

回来吧天堂,你给娘赶快回来吧。宝树的奶奶对着那双鞋说。

(选自《中国作家》,2021年第6期)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天堂唢呐”为题,巧妙地串联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天堂和他吹唢呐这件事,同时也暗指唢呐声吹给在天上的母亲,寄托了儿子对去世母亲的思念。

B. 因为天堂回来,亲戚们和村里人如同过节一般准备吃一顿,大家忙里抽空赶来看天堂,也是出于对天堂的好奇,可见他们对孩子被拐的事显得比较麻木。

C. 宝树媳妇提议找个岁数大的老奶奶冒充天堂的母亲,因为天堂是瞎子,而且也记不起小时候的事,这样就能让刚刚寻回亲人的天堂免受打击。

D. “天堂过了春节就突然回来了……”,这种“突然”既是因为天堂回来得太快,让人意外,还是因为天堂母亲没有等到儿子回来,她的去世让人遗憾。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多处写唢呐声,“从早上到现在”“从没停过”写出了唢呐声持续时间长,“一阵高一阵低,怎么听都像是在哭”写出了天堂内心的悲痛,也奠定了小说的感情基调。

B. 宝树奶奶做的这双鞋是小说中非常重要的物象,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是被拐卖的儿子,往鞋里放枣更是展现了母亲对儿子早日回家的期盼。

C. 小说主体情节采用顺序,中间则插叙了天堂被拐的往事,天堂名字的来历,宝树爷爷奶奶的去世,叙事顺序的变化使小说的叙述更加灵活丰富。

D. 好的小说善用留白,本篇小说的情节有多处留白,比如天堂是如何被拐的,天堂是如何变瞎的,天堂为什么会吹唢呐,这些细节都留给读者以想象空间。

8. 画波浪线的两句看似重复又有所区别,请分析其中不同的情感意蕴。

9. 小说以宝树和宝树媳妇作为故事的讲述者,这样写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刘禹锡侍御出刺连州【注】

【唐】殷尧藩

遐荒迢递五羊城,归兴浓消客里情。

家近似忘山路险,土甘殊觉瘴烟轻。

梅花清入罗浮梦,荔子红分广海程。

此去定知偿隐趣,石田春雨读书耕。

【注】公元805年,刘禹锡因与王叔文、柳宗元等人推行政治改革失败被贬远州(今湖南常德),公元815年受征召回京,次年再次被贬同属南方的连州(今广东连州)。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以连州路途遥远艰难开篇,以“归兴”一词点明朋友此次前往南方如同归乡,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 颔联使用“山路”“瘴烟”等典型环境渲染了沿途的山高林密、人烟稀少,烘托了朋友接连被贬的苦闷。

C. 颈联中写“梅花”入梦,既写出南行路上令人期待的景致,同时也以梅花清雅的形象烘托友人高洁的道德品质。

D. 尾联“此去定知”是对刘禹锡到连州后的生活场景的一种想象,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开拓了诗歌的内容与意蕴。

16. 送人贬谪之诗,总是承载着浓浓的情义,有的重在对朋友的不舍担忧,有的重在对朋友的宽慰勉励。本诗开宗明义打消朋友的“客里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写作意图的?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阐明古之圣人“圣益圣”的原因是“ , ”。

(2)欧阳修《醉翁亭记》用“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描写了早晚时分景物的明暗变化,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一句与之相比则更为简洁凝练。

(3)古典诗词常以杜鹃表达悲切、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如《琵琶行》中的“ ”就描绘了杜鹃悲啼的画面;而杜鹃又名子规,《蜀道难》中“ ”就使用了这一意象。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一部史诗级战争大片,事件的铺陈与宏观的视角 。电影《长津湖》虽聚焦于“长津湖战役”这一具体战役,却是将其置于整个朝鲜战争的大背景下来呈现。气氛凝重肃然的中南海,深宵灯火不眠的毛主席,彭德怀司令员匆匆赶来晤面,无一不凸显着新中国所面临的“参战还是不参战”的重要性与严峻性。

影片所带来的思考也是深度而 的。当新兵伍万里在疾驰的车厢里接住年轻的女卫生员抛来的红围巾时,当连长伍千里阻挡弟弟把复仇的子弹射向本已奄奄一息的敌人时,当美国将军为“冰雕连”的精神所折服而情不自禁致以军礼时,人性的力量跳跃出来,______了战争的冷酷。这让影片在爱国主义的基本立场上有了人类的高度,也让所有热爱和平的人都有理由去憧憬一个铸剑为犁、再无战争的新世界!

山河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长津湖用热血创造的辉煌战绩。我们珍爱和平,但是,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依然是猎枪和我们中国军人保家卫国的 !

(宋扬《山河不会忘记》,摘编自《大众日报》)

18. 以此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相辅相成 多元 淡化 庄严承诺

B. 相辅相成 多样 柔化 庄严承诺

C. 缺一不可 多样 淡化 铮铮誓言

D. 缺一不可 多元 柔化 铮铮誓言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气氛凝重肃然的中南海,深宵灯火不眠的毛主席,匆匆赶来晤面的彭德怀司令员,无一不凸显着新中国所面临的“参战还是不参战”的重要性与严峻性。

B. 气氛凝重肃然的中南海,深宵灯火不眠的毛主席,匆匆赶来晤面的彭德怀司令员,无一不凸显着新中国所面临的“参战还是不参战”这一生死抉择的重要性与严峻性。

C. 中南海气氛凝重肃然,毛主席深宵灯火不眠,匆匆赶来晤面的彭德怀司令员,无一不凸显着新中国所面临的“参战还是不参战”这一生死抉择的重要性与严峻性。

D. 中南海气氛凝重肃然,毛主席深宵灯火不眠,彭德怀司令员匆匆赶来晤面,无一不凸显着新中国所面临的“参战还是不参战”的重要性与严峻性。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应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参考答案

1.D A.“对皇权制度……幻想来博得眼球”错误。B.“……造成了文化自信的缺失”因果倒置。C.“费孝通先生也认同他的观点”错误。曲解文意,“不谋而合”而不是认同。

2. A “根据仲呈祥先生的论述……戏曲的意境,追求诗性品格和超越精神”错误,偷换了概念,以偏概全。

3. C

4. 结构特点:先破后立(或答: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行文脉络:首先,批驳了网络文艺作品的“伪国风”现象;然后,引用中央意见指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做法;最后提出网络文艺应以守正创新为根本,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5.优点:民族性突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经典印记,沿袭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唤起当代人对古籍的重视;

与当代文化、当代生活相适应,用通俗和创新的形式,如说书、录制短视频等,更易为人们所接受;

草根性鲜明,以公益活动的形式,以互联网平台,鼓励更多普通人参与文化传承的过程。

6. B “也是出于对天堂的好奇,可见他们对孩子被拐的事显得比较麻木”错误,曲解文意。

7. D “好的小说善用留白,……天堂为什么会吹唢呐,这些细节都留给读者以想象空间”错误。

8. 宝树父亲说的“正好”除了表示尺寸合适,还感慨母亲正好在临终前做完了给弟弟的鞋子,这是对弟弟唯一的安慰。

天堂伯伯说的“正好”除了表示尺寸合适,还饱含了寻回亲人的欣慰,对去世母亲的眷恋。

9.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能全面的讲述故事来龙去脉;

以二人对话的形式讲述时间跨度几十年的故事,使散落的片段有机的串联在一起;

二人不是天堂被拐事件亲历者,讲述时情感上有一种淡淡的疏离与克制,反而为小说带来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

10. B

11. A “古时以男子18岁行冠礼”错误。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称弱冠。

12. D “殷祐认为顾荣带头密谋举义,为一方之盟主,其平定国难的功劳”错误。

13. (1)葛旗认为他说得对,就禀报司马冏,任命顾荣为中书侍郎。顾荣任职后不再喝酒了。

(2)功劳比元帅还高,赏赐比僚佐还低,这样做对上有损治理国家立下大功的重臣,对下辜负忠心义气为国拼命的勇士。

14.王府职权大事务繁多,顾荣好酒不能胜任主簿;

调任顾荣为中书侍郎,能兼顾顾荣清显地位和王府急需用人的现实。

15. B “烘托了朋友接连被贬的苦闷”错误,而是一种宽释。

16.颔联以南下如同归乡来安慰朋友,归兴正浓,路途艰辛都不算什么。

颈联描写罗浮的梅花,广海的荔枝,以岭南的美好事物来开解朋友。

尾联畅想朋友到连州后晴耕雨读的惬意生活场景,以此勉励朋友寻找隐居般的真趣。

17..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 杜鹃啼血猿哀鸣 又闻子规啼夜月

18.D “相得益彰”,彼此间相互配合协作,更能使双方的长处和作用表现出来。“缺一不可”,少一样也不行。原文为全段总起句,陈述“史诗级战争大片”必备的两个要素,使用“缺一不可”更合适。“多样”,侧重样式形式。“多元”的定义为具有相似性而又角度不同的组合,此处描述影片带来的思考,“多元”更适用。“淡化”,(问题、情感等)逐渐冷淡下来,变得不被重视或无关紧要。“柔化”,怀柔感化。此处如使用“淡化”,则有削弱电影主题之嫌,使用“柔化”则是在表现电影对战争的艺术化处理。故应填“柔化”。“庄严承诺”,庄重而严肃答应做某事,多用于动词。“铮铮誓言”,掷地有声有决心的誓言,是名词。“铮铮”突出刚毅之气,与前文“豺狼”“猎枪”等词语匹配。故应填“铮铮誓言”。

19. B

20. 以整齐的长句结构,加强了气势,烘托了志愿军的英雄气概和影片所传递的人性的力量。

三个分句分别展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战争意义的思考、用不屈赢得敌人的尊重,这都体现了影片的多元思考。

21. A

22. 三星堆的象牙多数都经过火烧

都还没有找到有文字的确切证据

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谜团。

23.略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